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12-09-28
最好最快的十年
——2007年以来的5年,民航总周转量达到之前57年总和
“2002—2012年,是民航发展最快、最好的十年。”李家祥这样认为。
先说“快”,李家祥列举了一组数字——2011年,民航运输总周转量、旅客运输量、货邮运输量分别为577.4亿吨公里、2.93亿人次、557.5万吨,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412.5亿吨公里、2.07亿人次、355.4万吨。特别是2007年以来的5年,总周转量是过去57年总和。
放眼全球,中国民航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,过去十年平均增速在15%以上。“2007年,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全球第二,成为公认的全球民航大国。”目前,首都机场客运跃居全球第二,浦东机场货运稳居全球第三;全国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达到21个,比2002年增加17个。在2010年国际民航组织第三十七届大会上,我国第三次高票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。
再说“好”,李家祥最看重的是民航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。2002年—2011年十年期间,我国民航运输飞行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为0.18,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0.54;亿客公里死亡人数0.008,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0.015。国际上衡量民航安全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,我国均好于世界平均水平。
效益更是全球风景独好。国航在2009、2010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盈利状况最好的航空公司。去年,中国民航的盈利规模占全球民航业的56%。
在这十年里,中国民航第一次实现了飞遍全球。“国航开通飞往了南美洲的航线,南航恢复了飞往非洲的航线,中国民航的全球网络越来越密、越来越完善。”截至2011年底,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双边航空运输协定114个。
十年发展,并非一帆风顺,民航业也曾相继经历了非典、国际金融危机、高油价等的冲击。“难得的是,在危机面前,我们全行业始终步调一致,抱团取暖,共度‘严冬’。”国际金融危机冲击,民航率先企稳,经历了2008年短暂的下滑后,2009年迅速回暖,全年运输周转量、盈利规模都创新高,在全球民航业中恢复最快、增长最快、效益最好。
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
——3公里的跑道,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接在一起
“过去人们常常讲,要致富先修路。现在,大家又普遍意识到,要开放修机场,要想强上民航!”回顾民航十年发展,让李家祥倍感振奋的是,民航的战略地位得到社会充分认可,民航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大。
他说,航空运输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,更是区域经济融入全国、融入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。“修建两三公里的跑道,就可以为一个地区和世界连接在一起搭建了平台。这些年来,全国各地都认识到了民航对经济社会的带动意义,推动当地民航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”
李家祥对腾冲机场印象深刻。腾冲没有铁路,从昆明走公路开车要8小时。2009年2月这个县级机场通航时,规划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万。哪想到,通航当年,旅客吞吐量就达到了25.5万人次,带动腾冲旅游、商贸增长156%。2010年,旅客吞吐量46.6万人次,同比增长80.8%。“腾冲机场通航,保山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2个民用机场的地级市。当时有人质疑一个地级市有2个机场是不是太超前,我们行业内的人虽然没这样的担心,但说实话,真没想到市场需求会有这么惊人!”
李家祥说,目前,已有27个省(区、市)与民航局正式签订了加快民航业发展会谈纪要,把民航业的发展纳入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,实现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。截至2012年6月底,我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182个,比2002年增加41个,覆盖了全国91%的经济总量、76%的人口和70%的县级行政单元。新增的机场大多分布在欠发达地区,有效地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条件,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。西藏阿里机场、青海玉树机场、新疆和田机场等,在应急救援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
拉动经济之外,过去十年,民航更承担大量紧急任务,特别是在汶川、玉树抗震救灾和利比亚撤侨、日本地震接运我海外公民回国等重大事件中,凸显了快捷、高效的优势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新技术让民航进入新时代
——高原飞行、山间穿行,仪器能精确到左右1米
民航的飞速发展,外界往往会注意到航线的增加、航班的密集、客流的增长。作为民航的“掌舵人”,李家祥更看重民航运行质量提升背后的支撑力量,特别是新技术的支撑。“这十年我们采用、推广了大量全球最新、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。毫不夸张地说,这些技术的应用,使民航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。”
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。李家祥认为,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,除了管理精细外,更重要的是加大安全投入,让高科技为安全运营保驾护航。“2004年,国航飞拉萨的航班第一次配备了高原精密导航系统,投入了600万美元,但是我们认为非常值得。有了这套先进的科技设备,低能见度飞行、高原飞行、山间穿行,不再仅仅依靠飞行员的眼睛,仪器能精确到左右1米,安全保障大大提升。”李家祥说。
十年来,民航局积极推动航空公司进行飞行品质监控,给所有运输飞机都安装上机载防撞系统和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,大力推进基于性能的导航、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、平视显示器、增强飞行视景系统、电子飞行包以及卫星通信、数据链通信等技术,这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,大大增强了民航安全裕度、提高了运行效率。
新技术的推广更便利了消费者。“2003年我还在国航,在国内率先倡导推出了电子客票。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。”李家祥说。从纸质机票到电子客票,是民航信息化的一次大变革。到2008年,中国民航实现了100%的中性电子客票普及率。之后,民航又全面推广自助值机、网上值机、手机值机、自助登机等一系列自助服务。
在网上查询航班、购买机票、选择飞机座位,不用担心丢失机票,仅凭身份证就可以到机场办理登机……常坐飞机的人们普遍感受到了新技术快速推进带来的巨大变化,感受到了民航的现代化步伐。